包豪斯十四年|“先锋派的临界点”图解|三
编者按|
2019年恰逢包豪斯诞生百年这一值得关注的重要节点,然而历史上的“包豪斯”不仅是时间线上的记录,实际上它已经构成了当代条件下的包豪斯情境。由此我们将这一纪念时刻看作是一次契机,促使我们与历史遭遇并再度重访包豪斯,将其历史档案重新历史化,将当下的社会条件写入这一历史的情境,让这一“写入”成为我们与当时的实践者之间的对话。因此,2019年对于BAU学社而言,重访包豪斯才刚刚开始。1928年3月,在格罗皮乌斯即将离开德绍包豪斯的前夕,奥斯卡·施莱默带领部分舞台工坊成员为这位创始人的告别晚会创作了《包豪斯九年》,一出以实验诙谐剧的形式展开的包豪斯编年史。这部编年小史应许多人要求很快刊印了单行本,在包豪斯朋友圈流传。为了纪念,我们在此也制作了一份编年史图解,《包豪斯十四年》,将本书(《包豪斯悖论:先锋派的临界点》论及的各种力量及其对抗性的关系构建为底图,并以图解的方式勾勒出包豪斯14年的内在对抗和外部脉络,两者共同构成了整个时代的合力,其中也包括包豪斯人与欧洲其他艺术先锋派的数次遭遇。而诸多重要事件或相互唱和,或相互抵牾,悉数在底图所展开的张力结构中上演。这份图解的大部分文字取自本书相关段落,附有页码,也可用于索引。在这一更为宽广的视野下,包豪斯曾经构想的将美学与政治、智性力量与社会情感、技术潜能与伦理选择重新结合起来的事业,正在向当下重新展现出自身的潜能。院外将分四期推送。
图文|王家浩+周诗岩/BAU学社 责编|PLUS
包豪斯十四年|三|2019
本文4000字以内|接上期
48|
能够平衡莫霍利影响的几位形式大师中,克利和施莱默的作用比较突出,他们以高度的灵活性帮助包豪斯在这个重大转折期不至于分崩离析。克利的教学巧妙地弥合了伊顿神秘化的形式分析与莫霍利理性化的抽象构成之间的裂隙。次年,克利的《教学草图集》作为包豪斯丛书第二册出版,莫霍利为此书设计的封面显示出他与克利观念的某种对抗关系。
P179-183
49|
施莱默开始接替罗塔·施赖尔主持舞台工坊,他坚持把人之变型的整个历史置于舞台核心,探索身体与人工环境之间恒久的杂交过程。莫霍利却希望“机械怪物”能够取代人的核心位置,去展现超级工业化社会的乌托邦想象。舞台理念上的冲突集中体现于一年后出版的包豪斯丛书第四册《包豪斯舞台》。在格罗皮乌斯的支持下,包豪斯舞台和派对始终由施莱默主导,直到他1929年离开。
P126,143,183-185
1924年
包豪斯大部分教师集体提交辞职。
50|
1924年2月资产阶级政党在图林根州议会选举中胜出,替代早先支持包豪斯的社会主义政府,并在激进右翼的支持下成立了“秩序联盟政府”。包豪斯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师生们在媒体和舆论中展开了一场为时数月的包豪斯保卫战,抛开个人之间的观念差异,费宁格、康定斯基、克利、施莱默、莫霍利-纳吉、穆希等形式大师以及大部分工坊大师,都愿意与格罗皮乌斯共同进退,一起宣布辞职。
P214-215
51|
包豪斯在魏玛的最后岁月充满现实变数,也充满活泼的思想纷争。居于核心的Bau已经明确显示出对“建筑”造物的超越,成为兼容舞台、展示和出版等社会媒介的广义“建造”。德语词Bau的深层内涵正与此有关,它指向存在论意义上的境域结构,以及从生命出发不断建构这种境域结构的开拓行动。格罗皮乌斯很清楚,只有通过广义的建造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各种创造力卷入进来,切实创造新的社会条件,最终实现最大限度的公共性。
P20-22,55-57
52|
1925年3月包豪斯大师们收到解聘书,魏玛的学校由巴特宁接管。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美术学校曾愿意吸纳包豪斯团队,格罗皮乌斯为此答应放弃领导权,不过新兴工业城市德绍很快给出优厚的条件,包豪斯最终选择了后者。巴特宁的学校仍然沿用包豪斯校名,也基本延续之前的办学思路,还拥有了为数不少的原包豪斯产品,直到格罗皮乌斯12月在魏玛教育部说服巴特宁放弃对这些产品的版权,两所同名的学校才不再构成竞争关系。
P52
1925年
包豪斯迁往德绍。
53|
格罗皮乌斯和莫霍利-纳吉联合主编的包豪斯丛书在学校搬迁德绍后重新启动。不久,首批8本问世,除包豪斯大师自己的写作还包括其他先锋派的著述。丛书计划出版的书目一度多达50余种,宣称要将特殊领域的工作整合到现代世界的总体现象中,就其激进的国际联合的计划而言,它几乎囊括了20世纪头三十年所有影响深远的文化艺术实验。直到1930年被迫中止,丛书实际出版了14种,被誉为“关于现代艺术的最为集中同时最为多样的一次出版运动。”
总序3-4,P78-81,152
54|
丛书第一册《国际建筑》在国际和建筑之间重新建立的联系,不仅为德绍包豪斯校舍的必然出现铺陈了背景,而且史无前例地跨越国族构画出一个西方现代建筑的谱系。格罗皮乌斯在魏玛编撰此书时右翼势力刚刚在州议会选举中获胜,“国际建筑”隐含的立场强化了与这股势力的紧张关系。
P81-88,168-176
55|
1926年3月,格罗皮乌斯发表了《德绍包豪斯的生产原则》,希望此时的工坊能够成为某种实验室,孵化适于批量生产又能够成为时代典范的产品原型,同时,培育有能力开创这些原型的新时代合作者。他主张“品质”与“本质”并重,倡导以艺术的方式追求品质,同时鼓励精通新技术的人探索本质,康定斯基却立刻撰文回应,指出艺术家在探索本质方面仍应首当其冲。
P198-204
56|
格罗皮乌斯将真正的希望寄托在包豪斯培养出的新合作者那里。他利用学校搬迁到德绍并重新开学之时推进对青年大师的任命,几位曾经的包豪斯学生约瑟夫·阿尔伯斯、赫伯特·拜耶、马塞尔·布劳耶、辛涅克·舍珀、尤斯特·施密特和根塔·斯托尔策等先后接受了分派,负责不同的工坊。这些新人的成就,是格罗皮乌斯能够下决心转向机器生产的原因之一。
P58,204-205,218
57|
包豪斯起初对大工业生产的警惕在风格派的攻击和莫霍利的到来之后很快被看作过分保守的姿态。迁至工业城市德绍后,无论格罗皮乌斯所强调的生产原则,还是莫霍利所强调的光学构成,都指明了一条新的工业美学道路。从那时起,包豪斯的生产能力也逐渐获得社会的认可,随着在公众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包豪斯甚至每周能收到差不多两百多份想来校参观的申请。
P162-165,198-199
58|
德绍包豪斯校舍仅用了15个月建成,1926年12月4日举办了盛大的开幕式,这座后来被视为现代主义建筑之典范的新校舍,连同陆续出版的包豪斯丛书和同时期开始发行的包豪斯杂志,让外界相信,这所学校终于告别了早期的浪漫主义阶段,成为各类现代主义艺术和思想的熔炉。
P80
59|
然而,虽然工坊的生产品质稳步提升,却失掉了早先那种有机的集体意志。1926年10月1日,德绍包豪斯被州首相授予大学级别,这不得不逼着包豪斯从早先的工会模式中走出,去适应现行学院体制的框架。校名的变更明确了“设计学院”的属性,大师们改称“教授”,双师制渐趋衰颓。随着包豪斯进入大学体制,原先在工坊内很容易形成的合作氛围也日渐减弱,现如今士气低落。
P205,210-214
60|
正当包豪斯缺乏集体理念上的凝聚力而行将崩解,进入一盘残局的时候,汉斯·迈耶到包豪斯做了讲座,反响不俗。在格罗皮乌斯看来,迈耶同年发表的《新世界》宣言中蕴含着的集体意志,理念上与他自己和莫霍利-纳吉非常接近。1927年4月迈耶正式加入包豪斯,在格罗皮乌斯的授意下,开办建筑系。包豪斯成立八年之后终于有了自己的建筑系。
P214,235-237,244
61|
德绍新校舍落成后,包豪斯拥有了自己的小舞台(教学大楼中毗邻食堂的舞台)和大舞台(整个包豪斯新校舍的公共空间,尤其是屋顶和阳台)。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内嵌于包豪斯大楼中的小舞台毗邻礼堂和食堂,并对这两个方向都可以敞开。著名的包豪斯舞蹈和许多“食堂派对”都是在这里发生的。共事、共餐,然后共议、共舞。渗透性的舞台空间,成为德绍包豪斯几乎所有重大公共事件的主要场所。
P34-35,126,284
62|
此时,德国实验戏剧大师皮斯卡托刚刚开始在柏林“人民舞台”推进他的“政治戏剧”实验,出于对舞台装置和各种媒介的关注,他开始与施莱默、格罗皮乌斯、莫霍利等包豪斯大师合作。格罗皮乌斯很赞赏皮斯卡托的混合媒介戏剧实验,1927年为后者设计了“总体剧场”,不过项目最终流产,二人不欢而散。皮斯卡托曾希望施莱默去柏林一起共事,也因剧场观念的冲突没有持续合作下去。
总序6,P30-31,126-127
63|
在格罗皮乌斯的理念环中,希望在于未来的建造体系,更在于诞生中的新设计师主体。因为就其社会身份的内在构成而言,设计师既是作为造物者的主体,也是被物化的生命,主客体融合于此。只有这样同时造物和被物化的人,才拥有更为总体的视野。包豪斯培养的新人让他看到了这一新主体的迹象,他甚至一度在校长候选人中考虑过青年大师布劳耶。然而这位新设计师典范所制造的事件,却让格罗皮乌斯遇到始料未及的挫折。
P60,210
64|
1927年,正当包豪斯为了瓦西里椅与厂商讨论如何推向市场时,布劳耶却宣称这件作品的知识产权应当完全归属他个人,甚至私下抢先与柏林一家公司签订合约。让格罗皮乌斯尤为失望的是,布劳耶竟然向克利这样的艺术家看齐,把设计产品仅仅看作个人化的作品。随着个人事业的成功,这种个体主义的观念在包豪斯培养出来的年轻合作者身上,越来越显现出负面的效应。它正在从内部撕裂格罗皮乌斯所要构建的合作的集体理念。
P210-211
65|
格罗皮乌斯在任时,包豪斯内部始终保持的张力关系中最显著地存在于艺术和建造之间,他和克利、康定斯基这些名声在外的形式大师从未达成完全的相互理解,矛盾关系曾在1926年员工减薪事件中公开化。然而这位校长非凡的领导风格,就是尽力让所有事物都处于“悬浮和流动的状态”,以防止固化。他甚至乐于让老大师们和他所亲信的莫霍利之间也保持某种制衡关系。然而这一系列潜在矛盾也不时有恶化的危险。
P63,152,205-210,218,228
1928年
格罗皮乌斯辞职,汉斯·迈耶继任。
66|
在魏玛共和国经济和政治表面上维持稳定的最后一二年,代表了包豪斯来路的老一辈艺术家愈发淡漠和疏离,而预示着包豪斯未来去处的青年大师,作为这所学校自己培养出来的新合作者,却不断滋生出个体主义。1927年11月,德绍市议会选举期间右翼势力加强了对包豪斯的攻击,地方报纸大肆污蔑与包豪斯相关的项目和格罗皮乌斯个人的经济问题。次年2月,这位创始人递交了提前离职的辞呈,指定汉斯·迈耶为自己的继任者。包豪斯的历史或将以此为界。
P196-215
67|
1920年代中后期的德国,表现主义已被宣告死亡,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都在欢庆一种新主义的诞生,这就是“新客观主义”,一种与此前包豪斯理念大为不同的新风格。它主张冷静地甚至是回归传统地去表达实用、平常与直接的感受。这一潮流在绘画和建筑领域的历史地位相当不同,新客观派绘画被包豪斯几位杰出的画家视为过于简陋的风格,而新客观派建筑师却以厚重的社会情感、务实的建造态度和利落的设计方法在两战之间的欧洲发挥了作用。汉斯·迈耶即是其中重要的代表。
P217
68|
迈耶继任包豪斯校长之后,终于有了按自己的构想去发展这所学校的机会,可前提是,如何克服他观察到的老问题:形式主义的困境与风格陷阱。格罗皮乌斯曾主张借助新技术探索新形式的“本质”,康定斯基则一直强调艺术家在本质探索上的优越性。现在迈耶反其道而行之,明确拒绝那种痴迷于客体的本质研究,主张用“社会决定设计”的观念取而代之,因而愈加排斥校内既有的艺术体系,很快惹得许多师生怨声载道。
P206,244-246
69|
在迈耶看来,格罗皮乌斯的提前辞职,已经意味着1928年总体社会条件中的包豪斯逐渐陷入了死循环,艺术与建造的张力越发外化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他于1929年春发表《包豪斯与社会》,在校庆十周年的当口借这篇带有新宣言意味的文章指出:不是社会需要包豪斯,而是包豪斯需要社会——包豪斯需要在对理想社会做出预设的前提下,检视自身的不完美。建造的终极目标是对生活的全面组织,必须以“生活”导向超越“风格”导向。
P247-248
版权归作者所有,作者已授权发布。
文章来源|《包豪斯悖论:先锋派的临界点》
未完待续|
已出|
▼ The Theater of the Bauhaus
著|[德]奥斯卡·施莱默,[匈]拉兹洛·莫霍利-纳吉,[匈]法卡斯·莫尔纳
译|周诗岩
责任编辑|王娜
美术编辑|回声工作室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这本《包豪斯剧场》反映了包豪斯鲜为人知却至关重要的一面,即包豪斯的剧场实践,同时反映了包豪斯舞台工坊的形式大师奥斯卡•施莱默在这个共同体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作为"包豪斯丛书"第四册,本书初版于1925年,原书名为《包豪斯舞台》[Die Bühne im Bauhaus],收录了奥斯卡•施莱默、莫霍利-纳吉关于舞台的理论文章,以及法卡斯•莫尔纳的创作方案,可谓德国现代剧场实验的一次宣言。1961年该书英译本问世,更名为《包豪斯剧场》[The Theater of the Bauhaus],增补收录了施莱默于1927年发表的文章,以及格罗皮乌斯为英译本撰写的序言,成为西方学界重新理解包豪斯运动乃至20世纪早期德国实验剧场的重要文献之一。
▼ The Letters and Diaries of Oskar Schlemmer
著|[德]奥斯卡·施莱默
译|周诗岩
责任编辑|王娜
美术编辑|回声工作室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在浩瀚的包豪斯档案中,德国艺术家奥斯卡•施莱默的书信和日记堪称最富于启发性、最能激发人想象力的文献材料之一。施莱默从一九二〇年起作为形式大师在包豪斯执教,直至一九二九年辞职,这本书正是其知名的著作,被誉为“唯一一份关于包豪斯的审慎、忠诚而又持续的观察记录”。本书记录了这位艺术家在一九一〇年至一九四三年那段世界史上极其特殊的时期的生命历程,其中包含他对同时代欧洲大陆风起云涌的先锋派运动的观察与思考,更是完整勾勒出包豪斯运动在其黄金年代的思想与实践。本书的中译版在原版基础上增补插图百余幅,以呈现施莱默不同时期的作品和手稿。
▼ The Paradox of Bauhaus: Critical Point of the Avantgarde
著|周诗岩,王家浩
责任编辑|王娜
美术编辑|回声工作室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本书基于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批判视野,从艺术、设计的学科边界处回溯作为历史的包豪斯,论证这场运动在努力重建现代生活世界之体验的过程中进行的种种实验。同时,全书更侧重于作为理念的包豪斯,透过几位关键人物的特写,深层剖析了包豪斯历史上的几个重要时刻与事件,揭示在此前后不断变化的对抗性构成,以及存蓄其中的社会动能。包豪斯作为同时期先锋派的汇聚点,充分感受到了时代的共振,它从未平复的内在的动荡让矛盾得以自行暴露:私我与大公、进取与回转、斗争与构划。作者将这三组在当前的创造领域仍旧持续发酵的议题,重构为包豪斯的三幕剧,分别题为“艺术与社会”、“现代性之争、”包豪斯的双重政治“,并附上专为此书绘制的历史图解长卷,将变动中的社会情境和复杂力场构建为底图,择要勾勒出“包豪斯十四年”的基本轮廓,其中也包括包豪斯人与欧洲其他先锋派的数次遭遇。
▽ 新构型性艺术的原则
著|[荷]杜伊斯堡
▽ 绘画 摄影 电影
著|[匈]拉兹洛·莫霍利-纳吉
▽ 总体建筑观
著|[德]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 包豪斯的剧场:奥斯卡·施莱默的现代与后现代舞台
著|[英]梅丽莎·特瑞明翰
▽ 教学笔记
著|[德]保罗·克利
▽ 新构型
著|[荷]蒙德里安
▽ 立体主义
著|[法]格勒兹等
▽ 非物像的世界
著|[俄]马列维奇
回复:BAU、星丛、回声、批评、BLOOM,可了解院外各板块的汇编、精编与计划。